看着大惑不解的众人,鲁肃沉声道:“你们有没有想过,若是认为高枕无忧地苟攸在突然听到这个消息后,会有什么反应?”

众人闻言一怔,旋即沉思起来。鲁肃淡然道:“若我是荀攸,立刻就会知道大事不妙,先是派人去通知曹操,要曹操早作定夺,放弃攻击,马上回军,其次就是迅速的从淮安城出发赶往淮阴城。”

众人点。

鲁肃笑道:“若是如此,那岂非对我军大为有利?在城外的荀攸总比在城里的荀攸要好对付得多吧?”众人恍然大悟,立即哄然叫妙。

廖化叹道:“原来如此!先生次计大妙,说不准能够生擒活捉荀攸呢。”

龚都也赞叹道:“难怪先生一路行军十分小心,要我们把留下的痕迹全部清除,原来是早就料到了这一步,故此才隐秘行军,为的就是这些曹操的残军,要他们认为青州军都在他们的身后,他们必须要马上回来报信。如此一来,荀攸就会根据他们的情报而采取行动,然后我们便有了可乘之机。”

管亥也恍然道:“难怪先生并不急着要臧霸大军、孙观大军、纪灵大军和张济大军急行军呢,居然是希望给这些残军足够地时间回来通风报信。”鲁肃沉声道:“荀攸是当时智者,若是换成往日,这等小小计策一定瞒不过他地眼去,可惜现在不同往日,只要荀攸一接到这个消息,马上就会全力地为曹操筹谋划策,竭尽所能把孙氏降到最小,而且主上对曹孟德的反击千头万绪,够荀攸这忠于曹操地顶尖谋士忙活一阵子的,人一到这种时候便会忘了自己地安危,这个时候也是我们下手的最好时机。可以说若不是荀攸对曹操忠心耿耿,我是绝对不会定出这计策来的。”

众人听得心中一寒,在这时候,他们才发现一向给人以老实稳重感觉的鲁肃居然还有如此算人算到骨子时的一面,一直以来,人们对一鲁肃大军的称颂都是集中在鲁肃大军的攻无不克上,却很少有人知道鲁肃是算无遗策的顶尖谋士,捕捉人的心理十分准确。

难怪太史慈会把鲁肃列为自己手下的顶尖人才了,直到今日,一直深藏不露、大智若愚的鲁肃才展现出了他的才华,而且一上来便是置曹操手下顶尖谋士荀攸于死地的招式,全无半点还手的余地。刘辟却看向鲁肃,嘿然道:“问题是我们这么做会不会是给敌人增强实力?要知道淮安等三座城市中兵力虽然不多,但无一不是精兵,把守三座城市是绰绰有余,现在再把这些曹操手下能征惯战的猛将放回去,无疑是放虎归山。”

鲁肃呵呵一笑道:“刘辟将军多虑了,这些军队回去,表面上是增加了实力,但实际上呢。他们却会把失败的阴影传递给这三座城市的军队,军心士气一旦下降。

战斗力就会下降,而且没有苟攸的城市有什么难以攻打的?老虎没有牙和爪子,不过是只病猫罢了。”

众人被鲁肃的言语说得大笑起来。

鲁肃在众人的笑声中郎声道:“三座城市地攻打我们等到援军到来之后再进行,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吧苟攸冻结起来。”

又冷哼一声道:“谁说攻城部队就不能偶尔打打埋伏战?”众人闻言,一个个脸上露出了森寒地杀机,显然是迫不及待的渴望越来越近的大战了。

事情的发展当然如鲁肃的所料进行。

李典大军的残军和乐进大军的残军在半路上会合之后一路东来,在鲁肃的放行之下,仓皇地逃到了淮阴城。在来到淮阴城后。李典不敢有半点地休息,立刻亲自到淮安城去通风报信。向苟攸汇报一切。

苟攸听得此消息后大惊失色,连忙召集手下众人来商讨此事。众人匆匆赶来之后。苟攸也不废话,直接就把情况向众人说明前方的战事,众人也被李典带来的消息震惊得说不出话来。鲍信沉默半晌,才向荀攸道:”荀攸先生,你看曼成将军带回来地消息是否可,我是说臧霸告诉李典将军的那番话,是否真实可信?”

荀攸脸上失去了往日的潇洒淡然,一脸凝重的沉声道:“这件事情应该准确无误才对,其一。太史慈不久前从长安城出发。按照速度。绝对不可能回到中原,所以说臧霸的这番话绝对不是太史慈为了稳定形势和我们玩得心理战术。臧霸大军和孙观大军齐动,前一段时间高顺大军又赶到下邳城和虞翻一起联手对付曹仁大军,迫使主上带领大军北上,这些事情应该都是太史慈早已经定好的事情,应该不是假的。”

顿了一顿,荀攸道:“现在唯一拿不准的便是张济和张绣两人到底是不是太史慈的人,还有就是徐庶到底是不是真地仅仅是太史慈地一颗棋子,这一点我们没有情报支持,无从得知……”

伤势已经好得差不多地李典现在已经在路上把这个问题想了好久,此刻闻言忍不住出声道:“若是太史慈早就定计的话,那么即便徐庶真心归顺主上也没有用,因为那些青州将军完全可以不理会徐庶,在一定时机出兵。反正自己有太史慈地命令,不必理会。”鲍信也皱眉道:“至于张济和张绣就更不好说了,不过若是张绣乃是太史慈的人的话,戏志才兄可就危险了。”

众人闻言脸色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