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夏和李章濂都是着名的悍将,正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坚决不叫倭奴踏上王土半步”,是他们英勇奋战的唯一力量源泉。

李容熙那支拥有部分天朝政府提供的先进武器,又有着充裕的训练时间的预备军,则是以“抗击外辱,保国卫民”的气概,瞪着一双双血红的眼睛,扑向当面的倭奴侵略军。

而从征调到开赴战场,期间不过也就仅仅是经过了短短的三四个月时间,还是由“老弱文人”朴圭寿带着的,很多人除去身上背着和抱着的成捆成捆的手榴弹,再就只能说是赤手空拳的那数万补充军,所到之处,平地席卷而起的,却都是要“为了自由而战”的,势不可挡的翻天巨浪。

“坚决不叫倭奴踏上王土半步”,“抗击外辱,保国卫民”,“为了自由而战”,从这三支不同的军队的精神支柱上,李昰应真正领悟了他们的不同的战斗力,到底都是因何而来。

“坚决不叫倭奴踏上王土半步”的将士们,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最后还是选择了保存自我的溃败。

“抗击外辱,保国卫民”的将士们,危急时刻也会军心动摇,丢失了东海岸重镇江陵大都护府,几乎酿成了王城不保的悲剧。

只有“为了自由而战”,看上去很不起眼的“屯垦兵”们,才真正地做到了把他们放在哪里,他们就会成为哪里的一块块坚硬的磐石,摧不垮、打不烂。

同样的人,为什么在自己的手里是一个样,可只要是到了天朝顾问团的手中之后,就会变成另外一个样?

为了自由而战?赶走了倭奴侵略者,朝鲜当然就重新获得了自由。可“农垦兵”们的追求难道就只这些?

该不会是这样的一种情景吧?

倭奴最后被赶跑了,接着,他们还会瞅着那些曾骑在他们的头上无限风光的利益阶层(当然,这里面也包括他)而不满,看着那个既不用拼杀,也不必担心流血牺牲,整天除去跟几个爱妃打情骂俏就再无所事事,却可以拥有全天下财富的王上生闷气。

为了他们的这个“自由”,他们同样也会学着他们的教官们的样子,再掀起一场改朝换代的大潮……

战场上的你来我往还在继续中,有惊无险的场面也是时有发生,但这似乎都不应该能影响李昰应,静下心来好好地想想这些问题。

不过,李昰应却没有充裕的时间更深地想下去,因为有人不愿意让他想。

时间转眼到了一八六七年的夏季,随着朝鲜一批有一批的后备军开上前线,日军的势头已经完全被遏制住了。

当然,日军之所以很难再发动几场像样的攻击,固然有他们需要继续补充兵力、养精蓄锐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却是此时日本本土及其周边,陆续发生了一系列的大事……

先说说日本的本土。

那位年纪轻轻的征夷大将军德川家茂,身体实在是不争气,他不仅长期被咽喉炎、慢性肠炎、胃溃疡等等的病患所纠缠,脚上居然也是霸气十足,染上了严重的脚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