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订阅,求订阅!)

荀冉自然不会给梅萱儿他决定参加春闱的真正原因。

为了不让娘子为自己操心,荀冉只得自己吃些苦了。

愁,做一个有担当的男人真是愁。

“郎君,若要参加春闱,光看这些可是不够的。奴家听人,除了寻常的策论诗赋,还会有一些儒家经典的解注。”

荀冉眉头微蹙。

明经科重考察的是儒家经典,怎么进士科也考察?自己没有听错吧?

见荀冉一脸诧异,梅萱儿掩嘴笑道:“郎君不知道了吧,睿宗陛下那时加入了这一部分,是为了敦促士子勿忘根基呢。”

读书人的根基便是儒家的这些典籍,只有从心底里认同儒家的理论,他们才能被朝廷安心的使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读书人不过是大唐朝廷用以对抗名门望族的工具,既然是工具就一定要听话,儒家理论自然是控制这些读书人最好的方法。

从玄武门之变双方异位开始,大唐朝的历史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李建成成了千古一帝,他的支脉自然也就成了正朔。

睿宗是李建成的长孙,自英武过人,便是他将对儒家经典的注解加入到科举进士科中。

这些都是属于原先身体的记忆,经由梅萱儿这么一,荀冉也渐渐想了起来。

这便有些难办了。

荀冉虽然擅长写策论,但那是因为他看过很多后世大家的观,可以有的放矢。

他擅长写诗赋,那是因为他会背唐诗三百首......

至于这儒家典籍嘛,荀冉除了记得一部分论语和孟子,在这一项上基本等同于文盲。

好在荀冉原本身体里关于儒家经典的记忆还有很多,但并不意味着荀冉可以在此项加分。

毕竟原先的荀冉只是商贾出身,再怎么乐善好学也不可能是个饱学儒士。

这可该如何是好呢。

若是因为≤≤≤≤,儒家注解这一项减分而不能进士及第,荀冉可真成了大唐学子中最大的笑话了。

想到这里,荀冉便觉得汗毛倒竖。

不行,绝不能就这么认输。

荀冉决定从现在开始闭关,恶补...恶补这该死的儒家经典!

......

......

转眼便是十日。

十日长不长,短也不短了。

看来荀冉的闭关还是有效果的,至少现在他可以理解大部分的儒家经典。这其中当然少不了原先身体的知识储备,但高适和王维的帮助也不可或缺。

如果让高适和王维编纂一套科举儒学经典考系列教辅书,荀冉认为一定会大卖。

荀冉并不指望在这一项上能够多么的拔高,他只求儒学经注不要太拖后腿就好了。既然是进士科,儒学经典的解释就不会是重。那些老学究考官关注的只会是策论。

荀冉心情大好的出门。

府门外,马车早已停好。

少年轻巧跳将上去,吩咐了一句,马车便疾驰而去。

......

......

务本坊。